來聊聊  加密貨幣

2022-06-25

加密貨幣市場的情緒呈現極度恐慌,根據 Google 搜尋熱度趨勢數據, 「比特幣已死」(Bitcoin Dead)週末以來在全球搜尋熱度急遽攀升,創下自 2018 年以來的新高,達到 100 分的搜尋熱度滿分,上次此關鍵詞熱度到達 100 分是在 2017 年 12 月中旬期間。 

「比特幣今年已死亡 17 次」

事實上比特幣自 2010 年以來已被宣告死亡多達 457 次。據動區報導,新加坡比特幣教育門戶網站 99 Bitcoins 的「比特幣訃告」數據顯示,去年,比特幣的訃聞數量估計為 47 則。而今年迄今,比特幣已被宣布「死亡」 17 次。

而其中曾多次公開批評比特幣的黃金多頭彼得 ‧ 希夫(Peter Schiff)所發表,他在 20 日評論稱當前的加密貨幣崩盤只是開端:

長期持有比特幣的人並不擔心,因為他們之前經歷過 73% 的跌幅。但之前的下跌並未有像此次下跌期間總市值的鉅額損失,也沒有涉及巨大的槓桿。這場崩盤才剛剛開始。比特幣不會恢復。

黃金多頭:未看到熊市觸底的跡象

希夫本週頻對比特幣發表批判言論,他在週二比特幣站回 20,000 美元大關時警告稱,比特幣持有者不應該對 BTC 回到 20,000 美元以上感到興奮。他認為 20,000 美元是「新的 30,000 美元」(此前的關鍵支撐位),這種小幅上漲對於大跌來說是正常的。

大跌不會發生在一條線上,緩慢的崩盤是「非常有序的」。

目前還沒有看到任何通常形成熊市底部的投降跡象。

此前,奇怪的是,在較早的推文中,希夫承認"加密貨幣可能有未來";但是,他認為,比特幣不會包含在其中。

週日,他曾表示認同目前加密市場正在「健康地洗牌」,加密貨幣可能會有未來,但比特幣不會是其中的一部分。

加密行業的很多人都說這次崩盤是一次健康的洗牌。我同意它是健康的,但不適用於加密貨幣。我們所知道的那個行業已經死了,這對經濟來說是非常健康的。

加密貨幣可能有未來,但比特幣不會成為其中的一部分。

加密貨幣帶來的影響.....

也越來越普及化....

近年,我們陸續看到有一些國家開始嘗試將「加密貨幣」列為國家的「法定貨幣」。已上路的有薩爾瓦多,而正在研議中的有墨西哥,中非共和國等國家。他們給的理由是跟上「科技趨勢」、讓民眾可以更平等地使用金融服務的「普惠金融」、有助於「吸引外資」等等。

以薩爾瓦多為例,政府期待將比特幣「法幣化」之後,民眾可以更便利,更低成本地進行支付與匯款,避免因為貨幣貶值,或被美元牽著走而遭受損失。再者,也可以進一步吸引外資,讓國際投資客認可薩國是如何的「進步」與「數位化」,可以接納連美聯儲都嚴陣以待,祭出諸多限制令的加密貨幣。
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
我們使用了 cookies 來確保我們網站的運作正常與安全性,並為您提供最佳的使用體驗。

進階設定

您可以在此自訂您的 cookie 偏好。啟用或關閉以下這些類別,並儲存您的選擇。